脫毒甘薯栽培技術
甘薯病毒病發(fā)病率相當高,,是影響甘薯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,,目前既沒有高抗病毒的實用甘薯品種,也沒有防治病毒的高效藥劑,。采用脫毒技術培育的甘薯,具有發(fā)棵早,、分枝多,、長勢旺、結薯多,、薯塊整齊,、品相好的特點,是目前防治病毒病,,提高甘薯產量和品質的主要方法,,本期視頻介紹脫毒甘薯栽培技術。
甘薯是無性繁殖作物,,直接利用其塊根進行繁殖,,在其生長發(fā)育過程中,極易感染病毒,,并隨著繁殖代數的增加而逐代加重,,對生產造成嚴重危害。輕者減產,重者可能喪失結薯功能,。甘薯脫毒技術就是將甘薯苗莖尖0.3~0.5mm不帶或很少帶病毒的分生組織取下,,在合適的培養(yǎng)基上經過離體培養(yǎng)誘導出莖尖苗,莖尖苗經過病毒監(jiān)測確認不帶病毒后,,在防蟲網棚或空間隔離條件下進行擴繁,,更后將無病毒薯塊或薯苗供給薯農種植。脫毒甘薯就是經過脫毒技術處理后得到的不帶病毒的甘薯,。
經大面積生產示范,,甘薯脫毒植株栽插后,地上部生長勢強,,分枝數增多,,光合群體加大,地下部發(fā)根快,,結薯早,,薯塊膨大期延長,畝增產鮮薯233~550公斤,,增產率36.7%~72 .5%,干物質提高4.25%,薯塊光滑,色澤鮮艷,商品性好,,一般畝純增效益200~400元。是一項簡便,、實用,、高效的高新技術。
脫毒甘薯增產潛力大,,對土,、肥、水條件要求相對較高,,應加大肥料投入,,制作大壟、深溝,,增加供肥保肥和防旱防澇能力,,做到"旱不到基,澇不到頂",。前茬收獲后每畝應及時搶施土雜肥3000千克,,做壟時按比例施入磷、鉀和復合肥,。